尚贤与尚同说的是什么 尚贤尚同谁提出来的_ - 驾照网 尚贤与尚同说的是什么 尚贤尚同谁提出来的_ - 驾照网
驾照Logo
驾照网> 历史> 正文

尚贤与尚同说的是什么 尚贤尚同谁提出来的_

来源:驾照网更新时间:2024-05-20

  导读:尚贤与尚同说的是什么,尚贤尚同谁提出来的呢?尚贤尚同是墨子提出来的,那时候的战国战事频繁,尤其是小国如卫、鲁、宋、郑等国不断受到大国、强国的攻掠蚕食。战争是现实问题,大家都特别关注,因此墨子提出尚贤与尚同主张,能够给国家带来更好的发展。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。

  “尚贤”与“尚同”说的是什么

  “尚贤”与“尚同”是墨子提出的政治主张,他认为,即使是一般农民和工匠,只要具有一定的才能,就应该选举他为贤,给他以高位和俸禄,给予他一定的权限让他去做事。墨子认为,尚贤任能是为政之本。一个国家的贤良之士的众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贤使能,是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或兴衰、社会的稳定或混乱之根本。他说:“尚贤使能为政也。逮至其国家之乱,社稷之危,则不知使能以治之。”也就是说,尚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根本。如果不知道尚贤的重要性,就会导致国家混乱、政权岌岌可危。

  墨子指出:“官无常贵,而民无终贱,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”“不辨贫富、贵贱、远近、亲疏,贤者举而上之,不肖者抑而废之。”墨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突破了宗法等级制度的束缚,显示出人人平等的色彩。

  “尚同”指的是统一人们的思想,墨子认为,人们的思想不统一,各种冲突就会相继而来,天下就会大乱,正所谓“一人一义,十人十义,百人百义”。墨子对此给予的对策是“选择天下贤良、明智、仁义之人立为天子,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”。由圣贤之人来做天子,间接地用其高尚的品德和知仁的智慧来统一天下人的思想,达到人人心理相同不二,国家社会便会永享太平盛世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墨子的“尚同”主张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。

驾照网【jiazhao6.com】

  尚贤尚同谁提出来的

  墨子主张尚贤、尚同、节俭、非攻。

  墨家认为,古代圣王非常尊重有德、才、智的人,用种种办法来鼓励、提拔他们,叫“尚贤”,然后根据其能力加以提拔重用,就叫“使能"。

  《墨子•尚贤上》中说:“尚贤者,政之本。”

  墨翟还认为,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,首先是国君要做到尊重人才、聚集人才、重用人才。尚贤是为政之本,是治国之要。贤良之士是“国家之珍,社稷之佐”(《墨子尚同上》),因而只有选用贤良之士,才能治理好国家。墨子强调统治者要实行开明政治,就必须任人惟贤,不能任人惟亲。将人才问题与国家的治乱、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,这不能不说是墨翟治国之道中的一种政治智慧。墨翟主张打破社会地位的局限,将“有能”定为用人的标准。墨翟在《墨子•尚贤上》中说:“故古者圣王之为政,列德而尚贤,虽在农与工肆之人,有能则举之,高予之爵,重予之禄,任之以事,断予之令。”“官无常贵,而民无终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”他在《墨子•尚贤中》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三个基本原则:“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,不党父兄,不偏贵富,不嬖颜色。贤者,举而上之,富而贵之,以为官长。不肖者,抑而废之,贫而贱之,以为徒役。”“不党父兄,不偏贵富,不嬖颜色”这三个基本原则反映了墨翟所代表的“士”阶层要求改革西周以来的世袭贵族等级制度,想参与政治的强烈愿望。

  在墨翟看来,“尚贤”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。“尚贤”是为了达到“尚同”。“尚”与“上”相通,所谓“尚同”,就是思想、言语、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统一。他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。他主张选出“仁人”“贤者”,“立为里长、乡长、国君、天子”,“选天下之贤可者,立为天子”,人民尚同于天子,而天子则尚同于天,这样,整个社会就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。墨翟具体设计了“尚同”的方法,这就是“尚同而不下比”。即只听从上面的意见,而不附和下面的意见。墨翟认为,如此

  就可以形成一种有序的社会政治局面:里长尚同于乡长,乡长尚同于国君,国君尚同于天子。即里长听乡长的,乡长听国君的,国君听天子的,天子又总天下之义,以尚同于天。

  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尚贤与尚同说的是什么,尚贤尚同谁提出来的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

2024年小车科目一模拟试题

2024年小车科目四模拟试题

驾照网(www.jiazhao6.com) 旗下平台: 驾校平台 教练平台 陪练平台 考试平台

驾照网举报投诉方式:电话: 邮箱:(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)

Powered by 驾照网 © 2001-2013 KAOJIAZHAO    闽ICP备2021002821号-32